教青局舉辦的“二○/二一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”頒奬禮於日前舉行,勞校中學附屬小學共三份教案獲評優等獎。
是次榮獲優等獎的教案作品分別為:洪金滿老師:「漢字變魔法」;關鑫萍老師、黃麗嫦老師、張莉老師:「小舞台,大情懷——《晏子使楚》教學設計」;其中,林雲燕老師、 李方紅老師、呂燕萍老師、吳琦老師:「千古風情話送別」,更同時榮獲家國情懷優等獎。
得獎教案各具特色,「漢字變魔法」以有趣的課堂引導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,激發學生認識漢字的興趣,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。課堂上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分析、記憶字形和字意,如拼音識字、對比識字、字族識字、分析部件、造字原理等等;同時貫徹“識寫同步”,善用動畫、視頻、競賽等方法教授生字的書寫筆順,使學生樂於學習,愛於思考,成為課堂的主人。「小舞台,大情懷——《晏子使楚》教學設計」創設特定的模擬情景,讓學生親身領略晏子過人的外交風采,感受他所展現出來的語言魅力,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交流,並透過讀寫結合的方式,讓學生體驗劇本的創作形式,培養正確的價值觀,增強身份認同感。「千古風情話送別」先導讀精講《送元二使安西》,再以多文本閱讀方式帶讀一組送別詩,藉由一篇帶動多篇,環環相扣,引導學生在瞭解詩意和詩人情感的基礎上,培養閱讀群組詩的能力,隨後改寫成描寫細緻的記敘文,通過實踐提高寫作能力,教師從「扶」到「放」,學生則由「學」到「練」,深切提升語文素養,感受詩人的情懷,探尋詩歌的文化內涵,透過習得方法,從而具體運用,最終內化吸收,循序漸進地在「得法於課內,得益於課外」的遷移拓展中,開闊了視野,強化了語文實踐能力,更激發了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。
本次佳績,展示了勞校中學附屬小學在教學模式的特色及創新,教學相長,一步一腳印,見證了教師共同努力的成果。近年來,校方為提升教學質量,促進教師專業成長,增進學生學習成效,開展備課、觀課、評課等活動,鼓勵教師透過互相學習精進教學能力,塑造同儕充分合.作的校園氛圍。為實現教改方針,優化教學方法,教師定期針對授課單元進行共同備課討論,集思廣益研究教學方法,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,並彙總備課紀錄。透過相互觀課觀摩,教師進行教學觀察,累積優質教學資源。藉由總結教學反思與回饋,精益求精調整教學策略,提升課程質素與教學的專業能力素養。
今後,勞校中學附屬小學將一如既往,本著以研促教、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,積累更多優質的課程資源,提煉課堂教學經驗,以實踐、鑽研、反思、改進的策略,力求教學工作朝向優化方向發展,並使教師素質及教學質量在未來的路途上,邁向質的提升與飛躍!
瀏覽次數: |